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原标题为《看与被看的围城:媒体与"双寡头"争执晋级,打响平台攻防战》
英国议会在往年2月份宣告了一份用时18个月、内容长达108页的观察申报,针对Facebook等交际媒体平台对假消息的火上浇油,申报诘问诘责其为“数字黑帮”,凌驾于执法之上,损坏了民主。申报号令竖立自力的羁系机构,制订强迫性行为准则,对违背划定规矩的平台处以“巨额罚款”。
这是又一起当局对交际平台流传假消息的处分。
很多研究者透露表现,自由市场带来了经济繁荣,但在传媒行业,这却发生了不小的损伤。Facebook和Google两大平台构成“双寡头”情势,流量把持变得更加严峻,以致于媒体与平台之间抵牾晋级,包孕行业协会、当局机构在内的多方构造已介入到这场流量争夺战中。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精编近期环球媒体和“双寡头”的攻防战,看数字时期的媒体和平台怎样角力。
行业协会vs平台:算法羁系、消息减税、内容付费
2018年12月,澳大利亚ACCC(协作与消耗者委员会)提出,强迫Facebook显现信息流中的可托信源,竖立新的羁系机构——算法监控中间,在算法上做到通明和公然,请求对消息制造人执行税收减免,即“消息制造减税”,确保Facebook和Google会向本地媒体付出响应的告白收入用度。另外,Free TV协会则请求晓得Google的内容排序算法划定规矩,愿望两家公司向澳大利亚媒体付费。
固然,Facebook不会赞同。其澳大利亚政策部副总裁Simon Milner以为,ACCC没有人物证据或案例能证实算法羁系机构的必要性和效任性,和它怎样酿成了媒体商业模式的应战。“相反,关于以往存眷大众好处的媒体,新步伐能够会发生一系列税收勉励。但更重要的是,关于群众而言,他们须要决议本身看什么,这一点不该由羁系者来决议。”
在ACCC主席Rod Sims看来,消息属于群众,但数字巨子彻底转变了消息消耗体式格局。消息消费过程和传媒业不应该完整交由市场决议,出台监视政策的目标恰是对Google和Facebook的限定。
Free TV的首席执行官谈到了雷同意见:看待数字巨子,是时刻接纳对澳大利亚本地媒体雷同的体式格局举行羁系了。从ACCA的报导中看出,本地媒体继承创作优良内容对科技平台很重要,但除此之外,这对澳大利亚的民主生涯也至关重要。
行业其实不惬意羁系机构对媒体和两大科技公司的双重标准,财务支撑、税收抵消、羁系厚此薄彼,只要如许能力换来本地媒体和内容的正向生长。
语音市场保卫战:算法挟持内容?
“嘿,Google,聊聊Snapchat的宣告会。”
“好的,已全网搜刮相干消息并自动排序,下面为您播报。”
这是一个设想中叫醒Google语音资讯的场景。
在Google客岁12月宣告的语音资讯项目中,公司设计同优良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路透社、本日美国等协作,运用算法和语音手艺,为资讯分发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好比,拆解一篇文章中的信息点,从新经过过程算法向用户举行个性化定制和分发。
跟着智能语音产物的进步和语音运用场景的雄厚,科技巨子天然愿望进入语音市场,运用手艺和数据上风,进击这片蓝海。据皮尤研究院观察显现,从2007年到2018年,每周听播客的用户(12岁以上)比例从12%增至57%,愈来愈多人最先习气收听播客,经过过程语音场景吸收资讯。
Google语音设计请求一切媒体将原有内容以话题为单元,切分为碎片信息,Google再经过过程算法从新组合资讯,匹配到响应的用户。
看起来,这好像是Google为媒体供应一个新的分发渠道,但事实上,Google对内容有相对控制权,也经过过程这一做法将用户的注意力直接吸引到本身平台上。换句话说,Google再次攫取了媒体的制造效果,用他人的内容为本身变现。
英国“澳大利西亚消息团体”CEO Michael Miller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对Google新举措的担心:手握流量的Google若是愿望媒体免费供应内容,媒体很难谢绝,他们以至没法从中获得任何优点。这类协作过于单向,没有平正可言。
若是说曩昔媒体向Google供应内容,是内容消费者经过过程平台向民众宣告信息,那新的语音设计,能够强行断开媒体和用户的联络。语音设计没法为媒体流量导流,没法举行内容变现,反而进一步弱化媒体的品牌价值。
资讯商品化后,受益的只要科技平台一家。
裁人图鉴:被自由市场杀死的数字消息
Buzzfeed创始人Jonah Paretti,曾在2016年给员工发送过一份备忘录,信中表达了本身对媒体数字化的担心:
“由于传统媒体对纸媒和播送的保守,让本该花在优良消息上的预算用错了处所,那末低价内容便会来抢占这块市场。”
媒体业裁人并不是新鲜事,从2008年到2017年,美国媒体业从业者已减少了45%。只不过,2019年,纸媒行业的裁人凶讯最先蔓延到数字媒体业,媒体的穷冬好像到了一个极点,连数字原生媒体都难逃恶运。
3月,Business Insider宣告一份2019裁人图鉴。申报显现,仅2019年,美国媒体的裁人人数已高达2400人,个中不乏Buzzfeed(200人)、Vice(250人)、Gannett(400人)、Verizon(800人,包孕雅虎、AOL和赫芬顿邮报) 、New York Media(32人)等大公司。有人以为,在以后的互联网情况下,媒体大范围红利变得愈来愈难,以至完整不能够红利。
但是,Buzzfeed宣告裁人的统一周,Facebook宣告,2018年Q4的数字告白收入靠近170亿美圆。皮尤研究中间数据注解,在美国68%的成年人都邑从交际平台上猎取资讯,以至将其视作重要信源 ,互联网和交际媒体的渗入,极大地转变了网民的信息消耗习气,直接影响数字媒体的生长。
若是说2009年,群众由于互联网的鼓起而唱衰纸媒,数字媒体成为转型之道,那末到了2019年,Google和Facebook控制注意力而酿成生涯必需品以后,数字媒体的生存空间则被进一步紧缩。
Jonah在裁人时给出了一个处理方案,好比成为两大平台上的顶尖媒体,但条件是内容要好,范围要大,本钱要低。这险些宣告了观察消息——这类小众又高贵的内容,没法继承消费。
另外一方面,曩昔70多年,美国等国度依托自由市场换来了经济的蓬勃生长,但旧轨制好像其实不适用于媒体行业——资金短缺,公民和大众媒体稀缺。这些题目尤其凸起,因而Facebook和Google试图宣告本身的消息搀扶设计,刺激消息业生长。
只管搀扶资金高达6亿美圆,但科技公司依旧面临着报导中立性缺失的为难。并且,在流量争夺战中,Facebook、Google等公司好像其实不太体贴媒体的死活。
有研究者给出媒体业挽救攻略,好比播客、邮件定阅、垂类内容、会员制和定阅制等,这些设施能够在非红利媒体或垂类媒体上有用,而大媒体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由于体量大、资金足和招牌响,反而在媒体穷冬有了逆势增进。但是,关于多半媒体而言,没有资本和品牌,依旧遭遇着科技公司的袭击。
消息情况“净化论”:为实在消息付费以阻挠假消息
消息媒体同盟(News Media Alliance)总裁David Chavern以为,平台和媒体,也许应该有更多设想空间,好比让平台酿成最好的消息分发渠道以应对媒体转型,而不是成为媒体的要挟。
曩昔,两者每每处于对峙当中,跟着序言数字化,Google和Facebook收割注意力,将其转化为告白收入。它们以至成了消息业的羁系者,用算法掌管着群众的浏览内容,决议在什么时候把何种信息传递给哪些人。某种程度上,科技公司决议着媒体的死活。
只管两大平台推出本身的消息设计,拨出高达6亿美圆搀扶消息,但这笔钱依旧会勉励用户多运用一下这两大平台。
媒体业须要的,是更主动的协作伙伴——承认优良消息的作用,承认在以后情势下,优良内容才是袭击劣质内容的最好体式格局。那末,平台必需为优良内容付费。不可否认的是,双寡头的免费商业模式毫不适用于优良消息。举个例子,两大平台都在主动购置流媒体版权,好比剧集、综艺、体育节目等,但只要消息,平台免费供应。
Facebook和Google建起了一座“围墙花圃”,弱化媒体品牌属性, 将媒体和读者隔脱离,平台控制用户信息,以至在此基础上变现,媒体则在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实验和读者竖立联络。事实上,若是能对优良消息,或者说,对媒体付费,不只有助于改良以后社会信息情况,也有利于进步两大平台在国会和环球政策制订者心中的可靠性。
除付费,科技公司更应该从算法上支撑优良消息,给优良消息来源供应更好的展现位,或是借助第三方评级机构如NewsGuard对消息来源举行响应评级,制止劣质假消息经过算法发酵而得以放肆流传。
Facebook和Google在假消息流传上饱受诟病,险些是应了一句老话:谁损坏谁买单。当优良消息承受着科技公司的袭击,那双寡头就必需承担起响应的义务。更凄惨的实际已摆在我们眼前,北卡罗莱纳州大学消息媒体学院的一项数据注解,1300多个美国社区不再能猎取到本地消息了。
关于Facebook和Google而言,他们要处理收入、数据和算法题目,成为媒体真正的协作伙伴,不只是一个捐助者或是搀扶者。
David Chavern在关于消息付费的文章末了写道:
“Facebook和Google废寝忘食谈论着本身实验转变天下的野心,但好像从未真正支撑消息业。优良内容无处不在,红利空间也大有可为,科技公司须要做的,只是出让一点好处,承担起对优良内容的义务。”
Tow研究中间传授兼总监Emily Bell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短时间来看,将来的媒体味广泛减小范围,也会面临诸多应战,从长远来看,他们还将面临种种不确定性。独一清楚的是,在媒体行业,免费数字市场险些无路可走。
在这个看与被看的围城中,媒体与双寡头的较劲未曾住手。只管科技公司们的红利模式对媒体业不甚友爱,但尼曼研究院也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另外一意见:当信息变得到处可得、低价到以至零本钱时,“怎样经过过程信息赢利”才是须要两边配合处理的困难。
10年前纸媒遭遇袭击,找到了数字媒体转型之道,10年后的互联网媒体也一样,须要在黑黑暗寻觅一条更长的跑道。
*文章为作者自力看法,不代表虎嗅网态度
本文由 全媒派© 受权 虎嗅网 宣布,并经虎嗅网编纂。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赞同,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4760.html
将来眼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虎嗅App 猛嗅立异!,返回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