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ID:youyouluming99),作者:墨白
最精明的人与最愚蠢的人,只差一个交易日。
一
“师父”,是鼎益丰员工和投资人对老板隋广义的称呼。
因为隋广义是一位道士,在资本圈极为罕见。而且,他留着漂亮胡子和发型,体型修长,仙风道骨。这也没毛病,企业文化嘛,马云,堂堂首富,花名不也叫风清扬么?
但是,隋道长的经历可比马云玄幻多了。
马云是个假剑客,隋广义却是个真道士。
隋道长身世颇为神秘,百度百科没有相关词条,出生年月不详,只知道不到60岁,先后卖过膏药,做过副市长,出家做过道士,最后掌握资本集团,同巴菲特谈笑风生。
隋道长很谦虚。这种传奇经历自己也从不宣传。
宣传当然要交给别人来做。
二
1982年,隋道长中专毕业,被分配到长春一个矿区一尽所学。但是隋道长觉得这和自己济世救人的理想相差太远,果断辞掉铁饭碗。
1986年,隋道长下海经商,到北京去卖膏药,一年能卖5000万……
1993年,因为他在经商上的天分,被领导相中,于是去吉林延边的敦化市做了副市长,分管科技和文化,并把敦化做成了全国文化先进市。
1998年,如日中天的隋道长对人生的智慧并不满意,辞去了副市长的职务,去四川出家,成了道士。
就在当年,刚入道的隋道长认识了商人马小秋。马小秋被隋道长万言书感动,于是拜隋道长为师,贴身修行道法。不久之后,俩人结成道侣。
在修道期间,隋道长携马小秋去东南亚。隋道长在东南亚沉迷赌博,输掉了很多钱,并认识了一位资本大师。在大师点拨下,天赋异禀的隋道长看透了资本市场上的那些事儿。
随后,隋道长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学、儒学中的易学、佛学中的禅学”解决金融上的一些难题,发明了“禅易投资术”。这个名字至今被写在了公司官网中。
(这条介绍在3月26日晚上还在,27日已经改了)
2001年,隋道长成立中国投资基金国际控股公司,次年在港股上市。后来先后更名为“中国投资基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鼎益丰控股有限公司”。
2017年7月到2018年年底,鼎益丰的股价从0.74港币一直飙升到了23港币。涨了30倍。
2018年11月,鼎益丰成为MSCI全球标准指数成分股。同期入选的还有船舶重工、顺丰、三六零等知名公司。
2019年3月8日,鼎益丰被香港证监会强制停牌。
上面信息,多数来自于CCTV发现之旅频道30分钟纪录片《鼎益风云》。
但信息的真实性……似乎并不可靠。
比如,隋道长在纪录片里说,自己在北京卖了六七年的膏药后,年营收已经有5000万,利润1000万。90年代,企业营收5000万已经算是巨头了。但20多年过去,隋道长的公司已经化作历史的尘埃,一点痕迹都找不到。
在纪录片中,隋道长称,这药膏,是他自行研发,以中草药和洗涤剂入药,能够治疗皮肤病和皮肤瘙痒。医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隋道长弹指之间就能弄出旷世神药,堪比仙侠小说中的大炼药师。
比如,隋道长自称在敦化市做了几年副市长。时代久远,当初没有互联网,自然是查不到。有好奇的网友通过敦化新闻网站向公安求证,公安部门回应说:“你提出的问题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能范畴,请向其它相关部门咨询。”
神秘、诡异。
三
近些年来已经越来越淡出大众热点区域的严肃媒体《南方周末》,给出了隋道长的另一番经历:长春商界人士介绍说,隋道长早间是东北一个小有名气的气功师,在那个气功盛行的年代结交过不少政商界朋友,靠这些人的资助为生。他的妻子马小秋正是其中之一。
这个说法,比CCTV发现之旅频道的纪录片靠谱不少。
知乎用户“李浩杰”曾在鼎益丰工作一段时间,一度将他的所知所见发布在知乎中,并为公众号“刘酿苦”所转载。在这篇文章中,他说,马小秋曾这样描述自己和隋道长相识相恋的过程:
马小秋拜隋道长为师之后,马小秋夫妇与隋道长一起去柬埔寨游玩。他们踏上赌船,马小秋觉得隋道长很神,肯定能赢很多钱,于是就给钱去让他赌,可是隋道长一直输。这让马小秋的丈夫觉得隋道长不可靠,愤然离开柬埔寨。
但隋道长坚持向马小秋要钱赌博,以致于最后连房租都付不起。最后,隋道长用仅剩一点钱买了一张回内地的机票,把马小秋一个人抛在了柬埔寨。
马小秋靠着朋友的帮助回了国,联系上了隋道长,俩人相约在海口相见。马小秋痴心不改地给隋道长提供钱财,帮助隋道长研究禅易投资法——在赌桌上花钱实验。有一天,隋道长再次不告而别,走后给马小秋留下消息:“我已经到湛江了,你要好好生活。”
即便此时,马小秋还是给隋道长去了电话,说他没有钱,问他要不要钱。
这段描述实在匪夷所思。这不是言情小说,马小秋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如此散尽家财追逐言行如此出格的隋道长,到底是基于什么逻辑?
但是如果隋道长会“气功”,似乎就更容易解释了。在那个全民反智的年代,“气功”之下,万事皆有可能。
四
至于2011年之后的事情,倒是实锤了。
禅易投资法听上去比较仙侠。但名字并不是问题,就比如人们习惯把巴菲特就叫做价值投资,把索罗斯叫价格投机一样,只要赚钱的逻辑能讲通,你叫降龙十八投也没人管。
但是禅易投资法的官方描述,我修为不够,确实看不懂。
这种“玄”遍布着鼎益丰的每个角落。《证券时报》等媒体都披露了鼎益丰一位员工的奇异言论:“师父是一个修道之人,能感应到常人感应不到的东西。举个例子,他当年在梦中梦见了‘爷一力’三个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数这三个笔画,分别是6、1、2,然后通过各种术去组合,即是中国投资基金控股有限公司的股票代码,因此收购了中国投资基金公司。”
这位员工所说的收购,大概率是隋道长自己左手倒右手的操作。
五
投资理论看不懂,玄之又玄的理论和人设……这样的鼎益丰,为何还会不断有投资人进来?
鼎益丰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手腕很厉害。
许多公司会在早间或者午后,由领导带着员工高喊口号,提升士气。鼎益丰毕竟是上市公司,没有这么土嗨。他们喊的,是《道德经》。
在工作日的每个早晨,鼎益丰总部会议礼堂中都会聚集三五百号人,员工、投资人聚集在此。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人多坐不下的情况,不过最近两年开通的现场直播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隋道长与马小秋从正门走入,坐在前方当中。所有人起立大喊三遍“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击鼓鸣钟之后,朝老子像鞠躬,朗读《道德经》,然后再念三遍《正气歌》。
随后,马小秋的女儿、市场二部总经理刘心艺会向与会人员播报国际形势与财经新闻;马小秋也会上台发言,常谈生活哲思。
当然,这俩人只是开胃小菜。隋道长的讲话才是正餐。他讲话的时候,身边习惯放着一个白板,边写边涂涂画画——虽然上面的字并无实际意义,但隋道长一直这么做。就像普通人在买西瓜之前,不管懂不懂,都会拍打两下听一听。
距离讲台最近的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后方是普通员工和投资人。他们离讲台很远,只能通过分屏去看演说。
有几段隋道长的演说,因为太过经典,引来《中国基金报》等媒体纷纷报道:
“在未来100年,鼎益丰有可能创造一个时代。因为它的使命,是为地球人创造一个地球的文明。同时把它升级到宇宙的文明。”
“这个使命太大了,同志们。”
“我昨天回到了敦化……摸摸那狮子头,好像我有能量……我再细看一下,这狮子眼泪都要出来了。知道没有啊?你看不到,我能看到。它很凄凉,它说我在这等了你21年。龙盘狮,龙好像在咆哮着,好像要腾飞一样,好像在哪憋了21年。我这一看,好凄凉。但是我再看,周边条件无限美好。鼎益丰的伟大事业要开始了。”
“我们要聚集一切力量,进入到我们伟大的事业中,鼎益丰未来会有28家上市公司,这28家企业将会成为世界第一,我们也会全球发债,融资100亿将这些企业包装成世界500强……”
“大家看北斗,中间一个北斗七星,四周南朱雀有7星,北玄武有7星,东青龙有7星,西白虎有7星,总共28宿,北斗是永恒之星,28宿是行星,行星绕着恒星转。而我们鼎益丰就是北斗。”
“观天之象,我们鼎益丰正在做一个天盘,我们要做28宿,也就是28家实体企业,鼎益丰的能量是无边的。”
很浓的宗教味道。
六
这种晨会如果有用,那其他公司的投研部门都可以集体卷铺盖卷离开了。
但它有筛选功能——留下隋道长的信众,赶走不相信的人。投资人的年纪一般在40~60岁之间,普遍学历较低,缺乏金融常识,宿命感强。这种人只要被带进鼎益丰总部,90%的人都会成为鼎益丰的投资者。
除了晨会,鼎益丰还常用其他手段为自己造势。比如,隋道长经常效仿巴菲特,向投资者出售自己的午餐。2017年8月8日,首次隋广义的午餐在鼎益丰总部举行,超过500名员工、股东和投资人参与。会场气氛热烈,举牌频繁,午餐价格一路攀高。
天天和隋道长一起吃饭的马小秋也频频举牌,将价格抬到了30万元。最终中标者到底怎么回事,外人也不得而知了。
这里我们引进一个参照系。格力,可以说是中国大陆企业的代表,以“掌握核心科技"著称,董事长董明珠是中国明星企业家,实打实业绩说话。董明珠曾因为一个公益项目,通过”财经早餐“拍卖自己的早餐。一向自信满满的董明珠曾说”就是拍卖早餐,我也会是全国第一“。最后,一位黑龙江企业家中标。她的早餐拍卖了多少钱呢?此前并未公布于网络。据本文作者了解,是20万元。20万元,足够100个山区孩子吃上一年的早餐了!
七
再说线上。鼎益丰出事之前,“鼎益丰”“隋广义”“马小秋”等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异常干净。乍一看还以为隋道长是个鸡汤博主。
我们很难发现鼎益丰有多强的渠道能力。2017年8月,鼎益丰上线了理财app“金算子”。上线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但与会媒体寥寥。鼎益丰在门户网站的子栏目购买板块,在报纸上发豆腐块文章,再将这些报道截图作为宣传材料展示给投资人,声称受到了各大媒体的重视。同时,隋道长让员工和高管开户投资,不遗余力的使用晨会来推广这款app。
结果可想而知,下载量和开户量并不大。
鼎益丰的线上推广能力很一般,只能使用拙劣的水军软文方式进行线上公关,但是,这样似乎已经足够了。
八
鼎益丰能撑那么多年,说明还是有点东西。
他们一直在鼓励投资者买自己或旗下公司的所谓“原始股”。比如,2017年6月,鼎益丰曾进行过一次配售。配售结果显示,参与配股的人数有20人,平均出资330万港元。
这种“原始股”也是可以销售的产品。《证券时报》报道,在销售人员的口中,这些公司的原始股“上市了就是个股权,没上,就把它当基金做。没上市肯定用于炒股、炒黄金。我们自己有渠道,可以在黄金、股票里面赚。”
这类投资收益也是惊人。《南方周末》报道说,鼎益丰曾经销售一家名为深圳市丰源芯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丰源芯)的股权。销售的方式是,6元/股,5年为期,投资门槛30万,上不封顶。合同规定股权分红自成交之日起的第1年,每月返利1.5%,其后4年,每月返利1%。投资人投满5年到期,可再获得15%的本金返利。也就是说,5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6.2%。
当然,上面的投资协议也能退出。按照合同条款,投资满三年之后可以申请退出:本金分三年退回,第三年退50%,第四年退20%,第五年退30%。
鼎益丰的多数股权都是用这些方式进行销售。锁定期间进行分红,如果最终上市,投资就变成了可以流通的股权;如果没有上市,公司会按照每年百分之十几的收益进行回购,稳赚不赔。
但实际上,这种投资非常不透明。资金去向不透明,标的质量不透明。
以丰源芯为例,连他们自己的销售人员都说,应该是有研发基地的,只不过他也不知道在哪里。这家公司主要为军用飞机和航空母舰提供基础芯片。
听起来就像“空气股”。
九
资金流向何处?并不明朗。
鼎益丰确实注册了自己的私募基金。我们在中国基金协会的网站上可以查到,鼎益丰是登记备案过的基金管理人,且管理一只私募基金——鼎益丰天河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16年7月登记,规模3000万元,业绩跑输沪深300。
在Choice平台上,我们可以查到鼎益丰有数只私募基金,编号在天河1号到11号之间,但是只显示了其中8只基金的详情,仅有一只收益为正。
需要指出的是,私募基金是特殊的投资渠道,只能面向合格投资者,且不能公开招募。
我们注意到一些投资人称,这些项目的账户经常变动,有时甚至还会是马小秋的个人账户。《南方周末》则报道说,销售展示的合同中,收款账户和返利账户并不一致。
问题是,资金真的都流向私募基金了吗?
如果一家投资公司旗下只有收益疲软的基金产品,那这家公司股价肯定不好看。
鼎益丰就是这种公司。这类公司在香港叫做“21章公司”。即根据根据上市条例21.02:“本章所考虑的上市申请包括现有投资公司及新成立的投资公司投资的证券(不论已上市或未上市),此包括认股权证、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银行存款、货币投资、商品、期权、期货合约及贵重金属,以及投资在其它集体投资计划的投资公司。投资亦可能以合伙经营、参股、合营公司及其它非法人公司投资的方式进行。”
“21章公司”没有实体业务,以买卖证券为主业。这类公司净资产很少,股价也不高,根据外媒整理的数据,目前上市的21章公司有24个,这些公司的市值都在1~2亿港币之间,股价徘徊在1港币以下。
十
绝大多数时间之内的鼎益丰也是这样。成立之后的鼎益丰,大多数时间内股价都不好看。这也是他们投资业绩的折射。
就鼎益丰自己来说,上市之后,从2002年到2018年这17年的年报来看,只有2006、2007、2009、2010、2018这五年的利润为正,其余年度都是负数。常年徘徊在1港元上下的股价也于这一点相符。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公司经营成这个样子,恐怕早破产了。实际上呢,最近两年,这家公司股价不仅飙升了30多倍,还能给股东兑付收益。
原因简单粗暴,这里有个套路:从投资者手中把钱收上来,去拉动自己的股价;然后慢慢把股票卖掉套现,把一部分收益分给投资者。
尤其是鼎益丰因为股价上升被纳入MSCI成分股之后,许多指数基金被动的买入鼎益丰,这时接盘的人更多了,股东们更是卖得欢快。
上图白色方框中是鼎益丰2018年2月到7月的走势。极其平整。这很难想象,因为从去年2月开始,美股、A股和港股整体都在下跌。鼎益丰特立独行,非常有意思。仔细留意的话,会看到这段时间内鼎益丰的交易量极小,流动性差。
我们推测如下:一些股东操持着大部分的股票,股东之间象征性地进行着股票的买卖,用极低的成本维持了股价。
2018年11月30日开始,鼎益丰成为了MSCI的成分股,当天鼎益丰的成交量突然放大,全天成交15.23亿港元。
原因很简单,一些跟踪MSCI的指数基金被动买入了鼎益丰,提供了巨额的流动性。有数据显示,两大ETF发行商贝莱德及领航最新分别持股2.19%及0.14%。
此时,正是大股东抛售股票的好时机,隋道长们毫不犹豫地挥动了镰刀,割起了洋大人们的韭菜。
隋道长对此洋洋自得。在2018年11月16日的晨会中,隋道长说:“大家观察一下,每天是谁在买入鼎益丰,全是国际顶级大投行,他们持续买入,太给力了。无名的小企业鼎益丰,到了今天,已经进入了大中型指数,还将被纳入了MSCI大中型指数。”
十一
鼎益丰投资主业站不住脚,所谓“六大产业”也显得虚无缥缈。
以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例,2014年,鼎益丰和吉林天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建设长白山历史文化园。这个项目包括了佛教文化园、民俗文化园和人参文化园,以及一个文化主题酒店。
《证券时报》的记者采访之后发现,冬季是旅行淡季,游客非常少,主要是拜佛求神的香客;即便到了夏天旅游旺季,开放的项目也只是农业园,无需提前订房,能够游玩的项目不多。
而对于丰源芯片,记者同样进行了采访。丰源芯坐落于一个写字楼内,晨会结束之后,销售人员便会带着客户去参观,让客户在办公室外看看,禁止入内。客户走后,丰源芯办公室大门便紧紧关闭,里面空无一人。
在文化板块上则另有一出公案:
2013年,隋道长、马小秋在江西省某道观为鼎益丰做法会,结识了五斗米教某一支脉的掌门李云山。
这里插一句。这条信息我反复看了多次,每次看,都深度怀疑是不是点错了链接——我看的不是金融资讯,而是仙侠小说。
隋道长和李掌教一拍即合,双方共同创立了公司,主要售一些“家具”,如宝床、宝剑、鼎斗等。
要说这些“家具”普通人家中也不会购置,可隋道长和李掌教说,这不是普通的物什,这些都是经过道家道法加持过的法器,可以驱邪辟凶,保佑福运。
宝床进价23万,售价120万。道法溢价仅97万,相当划算。
李掌教在鼎益丰内部极受尊崇,隋道长本人都口呼师傅。2014年,俩人矛盾爆发,李掌教被鼎益丰开除,他本人在网上实名发帖,对鼎益丰的集资方式和隋道长的神话进行抨击,揭露了法器暴利的真相。
之后就是种种诉讼,一地鸡毛。
其他版块就不细说了。
十二
港股中有一种“老千股”。大股东不好好做实体营收,通过玩弄财务手段,通过配股供股等方式从小股东手中吸收资金,左手倒右手,用坐庄的方式推高股价。当股价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便有更多的散户忍不住诱惑被吸引跟投,最后免不了砸在手里,被割了韭菜。
今年3月8日,香港证监会根据证监会依据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条例第8(1)条勒令中国鼎益丰停牌。
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并不是一件稀奇的时候,但是被8(1)条勒令停牌的公司只能自求多福了。
在这条规定中,如果证监会觉得上市公司文件有虚假、不完整或具误导性的资料,继续交易不符合投资大众或公众利益,即可勒令公司停牌。
这是一条非常严重的指责。过去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的公司,比如德普科技、中国家居、天合化工、辉山乳业、桑德国际等,至今未复牌。甚至有些公司还会被证券市场剔除。如2015年有做空机构质疑中国光纤收入造假,随后公司股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2016年10月被勒令停牌,今年2月份被港交所除牌取消上市地位。
停牌后,隋道长召开紧急会议称,他们在中国鼎益丰的成本只有几个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也没有什么问题,即使财报出现问题也伤及不到鼎益丰集团的核心利益。
按照隋道长在信徒中的威望,或许能够让投资者“情绪稳定”。
只是,损失已是必然。
十三
回头再看隋道长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人,能吸引到大量的投资人,内中原因着实令人疑惑。
我们必须承认,立体式营销确实能够吸引一大批真实的投资者。但是对于其他的投资者来说,难道他们真的看不出其中风险?
我看未必。他们可能是最精明的人。他们知道,这个计划想得逞,就是把股价抬高,此时我买入股票,让他们给我抬轿子不是更好么?虽然都知道这个游戏肯定会砸在最后的接盘侠手里,但我怎么可能是最后的接盘侠呢?
与虎谋皮,不外如此。
最精明的人与最愚蠢的人,只差一个交易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ID:youyouluming99),作者:墨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呦呦鹿鸣的鹿鸣君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280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虎嗅App 猛嗅创新!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