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茅台酒持续涨价,尤其今年以来达到高潮,据悉目前市面上餐饮零售价最高达到3000元。
而在这种环境下,国内囤酒投资也悄然成风,很多人调侃:茅台早已不是拿来喝的,而是拿来炒的。
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出厂价仅1499元的普飞到了消费者手里就变成了2500以上甚至更高了呢?
面对茅台的涨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稀缺、金融属性导致投资收藏需求剧增、经销商囤货居奇等都有,而这其中茅台的经销环节却是最为神秘的。
据了解,曾经茅台酒厂为了平抑价格,对经销商实施着行业内最严格的管控体系,也就是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凭身份证买酒。
为了管控价格,茅台酒厂要收集经销商的销售信息,对记录在案的消费者进行抽查回访,回访的核心就是经销商是不是按照1499元的平价销售的。不过这种看上去“很牛”的举动却导致另一个问题,价格是抑制住了,专卖店里的酒却没了。
到底这酒又到哪里去了呀?高价卖给了熟人,是很多经销商茅台酒的真正去向。
而这些熟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其往往都是大户,有多少收多少,而且愿意高价收。经销商都希望把自己手中有限的货源卖出个高价多赚些利润。但碍于价格管控,如果在专卖店高价零售,被查的风险极大;如果把货源打包卖给这些相熟的大户,即便茅台酒厂核查价格,也不会露馅。最终双方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货源越稀缺、价格就被炒得越高;价格炒得越高、必须卖平价的专卖店里就越缺货。
茅台酒已经形成了一个基于限价和放货之间的怪圈儿。而之中的利益方则是各得其所,最终就造成了茅台在普通市场上一酒难求,长期缺货。
而茅台集团新任的董事长李保芳对于茅台涨价缺货的现状也是异常不满,公开表示“茅台是拿来喝的,不是拿来炒的”。
茅台经销渠道开启变革。先是Costco上海的中国首店推出的1498元的53度飞天茅台现货,已经率先给市场放出了明确的“平价有货”信号。这个信号的重要价值在于,只要零售商获得稳定的货源供应,平价现货的茅台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稀缺物种。
虽然当天即被抢完,但茅台集团于9月11日两天内追加了Costco上海店5吨飞天茅台的投放量。还要通过和Costco的合作案例,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模式。
茅台集团重视和Costco基于1499元的合作测试,已经充分显示茅台集团的渠道变革重大转型——坚决平抑茅台酒涨价缺货的混乱局面,转型茅台厂家和消费者终端之间建立起直接的供应关系。
电商直销已经来了。
而就在9月20日,茅台酒首批全国综合类电商招商结果出炉,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和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入围,这意味着茅台将在两大电商上投放产品,届时消费者可以绕开经销商在两大平台上直接购买茅台。
而结合此前茅台集团首次和高鑫零售(大润发)、物美、华润万家签约的零售直供合作。可以看出茅台在深化销售渠道上是动了真格。
虽然目前来看,电商及零售直销的供给并不大,但茅台在渠道改革上已经迈开脚步,相信在不仅的将来消费者也能买到出厂价的茅台酒了。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