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圆满落幕 洪斌对话张生

原创   2019-11-04 09:02 
WordPress免费响应式主题:Unite主题

      11月1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圆满结束。张生亲力设计监制的“张生铭玉成窑汉铎紫砂壶”作为本届论坛组委会指定的国饮礼器,赠予与会的65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为此,资深媒体人洪斌采访了宁波玉成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生。

      洪斌:10月29日,您在论坛开幕现场目睹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宣读习主席贺信时,作为本论坛馈赠国饮礼器的您,当时有什么感想?

      张生:很荣幸听李强书记宣读习主席的贺信,回想起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等65位世界顶尖科学家设计监制玉成窑摹古汉铎壶,感觉无上荣光,三生有幸。“科技强则国家强,文化兴则国运兴”一直在自己脑海中浮现,作为中国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洪斌:听说您研究和复刻玉成窑有十多年了,简单介绍下玉成窑的历史和现状?还有“张生铭玉成窑汉铎壶”为何被本次论坛组委会选中的?

      张生:我从小热爱传统文化,青年时代从事产品的创意研发、设计制作。因痴迷于中国古代艺术品,十三年前,我开始专业主题收藏和研究清代玉成窑文人紫砂古器,目前收藏的品种数量之多、品质之佳,已被业界公认。因此,十年前我被政府确定为玉成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在"玉成窑"己是宁波的文化名片之一。

      玉成窑始创于清光绪年间,是专门烧制文人紫砂的一个馒头型窑口,窑址位于现在宁波江北的慈城。后来通指参与紫砂创作的艺术群体,核心人物是宁波籍书法家、诗人梅调鼎先生。玉成窑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继清中期"曼生壶"后形成的文人紫砂巅峰。

      文人紫砂是指古时文人将自身的文学修养、审美品味和生活情趣,用诗书画印集于一体的表现形式,与紫砂壶器的造型进行完美殊妙地结合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是完全不同于普通紫砂的一种艺术载体,因此,传世的文人紫砂始终被众多藏家所追捧。

      十三年来,我一直把传承和兴复"玉成窑"作为毕生追求的使命和事业。为此我遍历各大拍卖场和民间藏家,广购遗珠,日夜摩挲研究,反复体悟总结,终于将一件件玉成窑遗存藏品带归她的故土。现在这些原器都展示在天一阁·月湖5A级景区的宁波茶文化博物院內,平时免费对外开放参观,并藉此经常策划相关的紫砂文化研讨、金石书画交流的雅集活动,旨在雅趣大众生活,提升高雅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本次国饮礼器 "张生铭玉成窑紫砂汉铎壶"是选用私人收藏的黃龙山原矿紫泥并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外形按清代玉成窑传世原器一比一摹古复制的,工艺难度极高、做工考究精细。整体来看,壶身如铎,敦厚质朴,线条俊美,色如古器。此壶从泥料、工艺、造型、窑烧、书法、镌刻等均由我独立监制,壶铭“紫泥新铎传汉音,汲来松泉试烹茗” 也由我亲撰,既体现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崇敬,又尊重现代文人的雅趣生活。

      汉铎是盛行于汉代的一种青铜礼器,喻作智者先声,引领方向。借鉴汉代青铜礼器之形,创作国饮礼器,造型大气,寓意深远,因此我提交的样作一经亮相,就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并一锤定音。 

      洪斌:请您谈谈有关“汉铎壶”的故事和玉成窑前世今生?

      张生:这次现代玉成窑荣登国际舞台,离不开清代玉成窑原器母本。原器曾为台湾一大收藏家收藏,藏家百年后又转手,后经宜兴藏家朋友帮助才有缘请回宁波。过去海上鉴赏收藏大家、著名画家唐云先生,也收藏过一把汉铎壶,但唐云师公旧藏的玉成窑汉铎壶可惜缺了壶盖,因他嗜爱曼生壶,对玉成窑文人紫砂也珍爱有加,后特请顾景舟大师配了壶盖。

      紫砂文化自明清五百年来经久不衰,这主要得益于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文人紫砂发端于明末清初,至嘉道年间由陈曼生以文人身份亲自参与並由幕僚一起设计创作、撰文题铭,同时与紫砂名匠杨彭年合作制壶,文人紫砂由此兴起。紫砂界曾有这样的论述:“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这揭示了文人紫砂的传承与发展。玉成窑文人紫砂是以文人雅士的传统书法、绘画、篆刻作为创作手法,以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为创作灵感,以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为创作源泉,以他们极强的自信心、自尊心为创作个性,在艺术创作时得心应手妙法迭出,展示出人性的率真和艺术的至高境界。

      前后陆续参与玉成窑创作的文人墨客众多,除核心人物梅调鼎外,还有书画篆刻名家有任伯年、胡公寿、虚谷、周闲、徐三庚、陈山农、艾农等,制壶名手有何心舟和王东石二位先生。这些文人墨客和名匠对艺术审美不仅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之中,还表现在他们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之中,他们寄情紫砂,表达自我,借紫砂器的创作,充分施展才华智慧,闲情逸志,坦荡胸怀、清逸格调和饱满的艺术情感,突出了彼时文人雅士的人格和风骨。因而玉成窑文人紫砂天趣十足,意境丰富,情趣闲适,精巧自然,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文人的文化思想、艺术追求,生活状态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如今玉成窑深受紫砂行业、茶行业以至社会各界的认可,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传承与弘扬玉成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学习清代玉成窑艺术群体的创作方式,联合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和制壶高手对玉成窑古器进行摹制与非遗文创,坚持“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雅趣现代生活”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能够以“玉成窑”之名认文人紫砂享誉中外。

      最后由衷感谢上海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指定玉成窑为论坛之国饮礼器,也感谢宁波市政府各级领导对玉成窑一直来的支持与关爱!(资深媒体人洪斌供稿)

本文地址:http://www.chainwa.cn/20527.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WordPress免费响应式主题:Unite主题
boke112导航_独立博客导航平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