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句容农民丰收节隆重开幕
又是一年丰收季。9月21日,2019中国·句容农民丰收节在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木易园隆重开幕,众多全国主流媒体以及来自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的游客走进句容市乡村田园,用庆祝苗木、稻谷、瓜果丰收的方式,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民同胞的幸福生活。
据悉,作为江苏省农民丰收节6大分会场之一,本届农民丰收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出新,妙趣横生。围绕民众喜闻乐见的农耕文化、农家民俗、农村风情,把“农村劳动”演化为趣味体育运动项目,一个个有趣的比赛项目,让这场别具一格的农活趣味竞技高潮迭起,笑声不断。
铿锵有力的锣鼓敲起来,悦耳动听的小调唱起来,葡萄、香梨、有机桃、山芋、花生……各式各样的农产品等分门别类的摆放在道路两旁,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开幕式当天,在唐陵木易园内,紫薇、苗木、瓜果扮靓了一派金秋盛景。为让游客充分体验秋收。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句容地区三农成果图片展、搓草绳表演赛、挖树表演赛、拔河、独轮车、丰收大搬运、丰收运动会……各种展览、趣味活动轮番开启,农民兄弟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也感染了在场的游客。
在唐陵东棚自然村的文化广场上,独具天王特色的打糍粑、犟驴子、蚌蚌精表演吸引了众多城里人的目光。这些以前才得以看见的老民俗现在又重现身影,这让来自南京的张先生颇有些感慨:“记得小时候一到过年家里的大人就带着我们一起打糍粑,打了糍粑才有过年的气息,真没想到几十年后还能再见到这些,真是让人意外。”
比赛完毕回到村里,路旁的百张餐桌已经准备就绪。随着一声“开饭喽!”,“千人宴”正式开始。村民、游客们纷纷围桌而坐,大家互相寒暄问好,一起品尝一年来的丰收硕果,欢声笑语洋溢在桌间。
据悉,参加今年丰收节的村民里有老人,有孩子,更多的是一些年轻的“新”农民,天王镇唐陵村的苗木种植户袁义兵就是其中一位。袁义兵在跟随亚夫团队学习草莓种植后,经济效益很客观。近年来,句容市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以“亚夫团队工作室”、“唐陵苗木经纪人”、“丁庄葡萄合作联社”等专业农业推广平台为载体,培养出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或从事种植,或从事鲜果运销,或从事生产管理,他们拥有专业的农业种植、销售、管理技术,推动了句容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本次丰收节举办地唐陵村地处茅山红色革命老区,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记者了解到,多年前,唐陵村只有零散几户做苗木生意,在市场化经济的浪潮下,唐陵村凭借苗木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苗木注册公司等模式,带领农民兄弟脱贫致富。2018年,该村实现花木销售48亿元,人均收入4.5万元,村集体收入625万元,集体资产破亿元大关,成为句容市推进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一。
在过去,农民是一家一户进行生产,现在农民是在合作社或者龙头企业的组织下从事生产。如今的句容,不管是农业生产方式,还是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句容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系列强村富民的政策措施提振乡村振兴。
“现在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得益于国家的好的领导,我们老百姓现在日子是蒸蒸日上。今天丰收节是我们农民的节日,我们心情特别激动。我们借这样的一个活动,一个机会,这样一个平台来祝福祖国,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昌盛,我们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天王镇农民刘国富高兴地说。
近年来,句容紧扣乡村振兴20字总体要求,以生态农业为主攻点,以融合发展为主抓手,注重把现代产业的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形成葡萄、草莓、大米、茶叶、草坪、苗木等市场竞争力强、富民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特色发展”,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美丽宜居镇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9.24%,创成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三星级康居村、美丽乡村20个。
通过历年农民丰收节的举办,句容向外界展示了这一可喜成绩。2018年9月28日,在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圈成功举办了2018句容农民丰收节暨天王第二届金秋丰收节,吸引周边游客一万五千多人前来游玩,除农民朋友外,很多城市居民也慕名前来。举办农民丰收节,让游客的乡愁乡情有了归处,展示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带动了句容的旅游人气和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周雪菲 庄瑜)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