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群文化孕育个性化生活 Spaces灵活办公预示未来办公趋势

原创   2019-02-28 12:02 
WordPress免费响应式主题:Unite主题

201
9年2月27日,中国上海——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事情都在消耗人的精力与意志。如何让生活摆脱忙碌而空虚的黑洞,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不少人选择加入感兴趣的社群,在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中,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拓展视野与人脉,碰撞思维的火花。

218荷兰共享办公空间供应商Spaces携手国际社群组织CommunityNet在Spaces·Base复兴内举办了一场精彩的线下分享活动18位来自个人成长、艺术设计、社会影响力、创业与科技领域的社群负责人在现场为大家讲述了其创办社群的理念与愿景,并分享了社群运营背后有意思的小故事。

 

 

社群负责人合影

集结年轻社群的力量打造国际化城市活力

城市社群网络CommunityNet由董家容女士(Tonya)创办于2018年。迄今为止,该平台上集合了超过50个活跃于上海的各类社群,成员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20余个国家。

“社群是年轻的国际化人群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而聚集在一起的新社交模式。在上海这个非常有活力的国际化都市,社群的兴起意味着‘熟人社交’的限制将会慢慢消失,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社群拓展自己的视野和人脉。”Tonya表示,“CommunityNet致力于成为一个面向年轻人的城市社群网络,聚集上海各类社群丰富的文化与资源多样性发展这座城市的社群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尝试一些新的领域。”

 

 

Tonya分享她与社群的故事

当天的活动上聚集了近30家在国内外拥有颇高人气和赞誉的优秀社群,包括探索城市设计与创新的Max Lab、以团队创业为基础的社会创新生态实验室网络蒙德拉贡集团大学商学院(MTA)、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未来学家俱乐部(FuturistCircle)和女性企业高管领导力HerCentury等。其中,未来学家俱乐部作为国内首个联结全球未来学家、趋势专家和创变者的社群,致力于推动全球和地域性的未来趋势观察,通过未来学创新思维,探索和塑造未来。成立于上海,其社群成员分布在创新、设计、艺术、教育、商业等各个领域,并延展到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

“成立未来学家俱乐部缘起于我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念的一门关于未来学(Foresight)的课程,未来学以事物的未来为研究和实践对象,探索和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动向、前景,”该社群发起人之一郑科骥(Louis Zheng)先生解释道,“只有理解未来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立足当下,我们希望通过未来学思维聚集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朋友,对未来趋势展开深入探讨,主要包含独居生活、教育方式、工作形态、亲密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五大主题,从而产生更多积极的社会行动。”

2018年,未来学家俱乐部在泰国开展了一次有趣的趋势猎游活动,主题内容包含未来零售空间、创意与艺术及青年亚文化。成员们走访了泰国政府创新机构(National Innovation Agency),参加了湄南河畔的未来艺术节(Future Fest)以及趋势研究分享活动,与活跃在本地的未来学家、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意见领袖们展开了深度对话。今年,俱乐部还将前往哥本哈根开展新一轮趋势猎游。

 

 

未来学家俱乐部在曼谷与专家开展会谈

灵活办公成未来办公趋势

在关于未来生活的畅想中,职场仍将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办公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远程办公的实现让越来越多人告别朝九晚五的传统生活,以一种更灵活、更能体现个性的方式开展自己的工作。

2018年5月,全球领先的服务式办公集团IWG(英国上市集团)发布了一项以全球96个国家/地区18,000多名商务人士的观点为依据的调查。调查发现,有70%的员工一周内至少有一天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工作。超过一半(53%)的员工每周有一半或更多时间远程工作,超过10%的员工一周内会有五次不在公司的主要办公地点工作。灵活办公模式不仅能缩短通勤时间,还能提高生产率、员工留任率、工作满意度及员工创造力。

为了给中国市场创造更多高品质的灵活办公场所,2017年,IWG集团将创立于荷兰的共享办公品牌Spaces引进中国,旨在为专业人士和成长中的企业提供可激发灵感的创意空间。秉承“以成功孕育更大成功”的发展理念,Spaces提供以社区为重心、激发创意灵感、促进企业建设和拓展社交圈的办公环境,重新定义现代化办公新方式。迄今为止,Spaces已在中国拥有三个办公空间,分别位于陆家嘴上海中心29楼、徐汇区凯滨国际大厦地下一楼以及黄浦区西藏南路569号。

 

 

位于上海的Spaces·凯滨中心

本文地址:http://www.chainwa.cn/12754.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WordPress免费响应式主题:Unite主题
boke112导航_独立博客导航平台

评论已关闭!